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news.sohu.com/20110313/n279794178.shtml"
南非產的鉆石就比其他鉆石身價高?“比利時品牌”真的是“洋牌子”?珠寶首飾是市民經常消費或者投資的一項奢侈品,雖然商家都自稱“真金白銀”,但其中也有不少“貓膩”和“陷阱”。 3月12日,BLUEBOX鉆戒定制網總裁賈明偉向本報披露了當前珠寶飾品市場存在的一些陷阱,他說市場上很多冒充洋品牌的鉆戒多數產自深圳。 ■揭秘一鉆石品質有統一標準 賈明偉說,鉆石和玉、翡翠不同,它擁有國際統一的品質標準,這個標準,全世界都是一樣的,就是鉆石的重量、凈度、色澤和切工,也就是通常所說的“4C標準”,這個標準全世界都通用。“一顆鉆石的價值,在國際市場上,無論在哪里,都與具體的哪個品牌無關,只需看它的參數級別。”賈明偉稱,在市面上,一些商家打出所謂“比利時優質切工”、“南非鉆石”等概念,趁機加上幾倍的價格,這實際上都是在忽悠消費者。 ■揭秘二“洋牌”多是深圳貨 “比利時品牌”、“意大利品牌”……市民在購買鉆石時,很多店員以此為賣點。“這些都是‘假洋鬼子’,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在深圳生產的。”賈明偉稱,深圳是全國的珠寶加工制造基地,國內90%的珠寶都來自這里。 目前國內只有卡地亞、蒂凡尼等品牌是國外進口產品。“可以問銷售人員這款鉆戒的產地。如果他們告訴你產地深圳,是假洋品牌就無疑了。” ■揭秘三加價300%是行業潛規則 “一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是過去形容珠寶圈的,也說明了珠寶市場的價格虛高問題。“一般來說,傳統商場和專賣店,一枚鉆戒,由加工出廠到賣到消費者手中,加價率為300%,也就是原始價格的4倍。”賈明偉補充稱,300%是行內的普遍規則,而對于一些一線品牌,加價率高達600%~700%也都是很正常。 ■提醒三招助您慧眼識“鉆” 首先,每枚鉆戒都會有一個鑒定證書,在購買時,對照好每枚鉆戒的鑒定證書的參數和商家的標價簽參數是否一致。 其次,珠寶鑒定機構在發放鑒定證書時,每枚鉆戒的信息都已經錄入數據庫,在選購時,消費者可以現場登錄鑒定機構網站查詢。 最后一點,可以到當地技術監督部門下屬珠寶鑒定機構進行復檢。記者黃超李雯王媛 ■消費窩心事 金項鏈清洗后破了12個洞 店方辯稱是佩戴磨損所致 市民李先生于2009年3月9日在即墨市鶴山路一家珠寶店花4149元購買了一條15.6克的千足金項鏈。今年3月4日,他要求珠寶店清洗。清洗完,當天晚上卻發現項鏈的一節珠子上出現了一個洞。仔細查看竟發現有小洞的不僅這一個珠子,項鏈55個珠子上竟然有12個珠子有大小不等的洞。 第二天,李先生到珠寶店質問,工作人員卻一口咬定是“佩戴磨損所致”。“我平常戴得非常仔細,怎么會磨出這么多的洞。”對于珠寶店的解釋,李先生十分不滿,要求店方給項鏈重新稱一下重量,結果少了0.08克。李先生要求店方給出一個合理的解決辦法,店方讓李先生再交90元錢更換一根15.05克的新項鏈。對于店方的處理方式,李先生并不認可,“還從來沒聽說過首飾磨出洞的,如果不是店方清洗時失誤所致,那就是首飾質量有問題。” 12日,記者聯系了這家珠寶店,工作人員張女士解釋說,“李先生所購買的黃金項鏈是空心的,經過長時間的佩戴,珠子越磨越薄,就會破損。” 張女士表示,這樣損壞的項鏈需要返回工廠,李先生可以更換一條新的項鏈,不過每克舊金需要扣除0.03%的損耗和加收6元的對換費。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責任編輯:UN021)
關鍵字標籤:結婚鑽戒價格 |